職場訊息
2025.04.30
勞動節懶人包|誰需要上班? 薪資怎麼計算?
勞動節懶人包
誰需要上班? 薪資怎麼計算?

明天就是五一勞動節! 這個專屬於勞工的假期,大家都期待能趁著休假好好放鬆一下。
那你知道勞動節其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放假喔!
而勞動節是國定假日嗎? 放假的由來是什麼?勞動節到底有哪些行業有放假?
勞動節需要上班,薪資又是怎麼計算的呢? 讓阿誠帶你一起來了解!
五一勞動節的由來
勞動節的由來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,美國工人爭取「每日八小時工作制」的運動。
1886年5月1日,芝加哥聚集了35萬人發起了大規模罷工,而他們的主要訴求是希望能改善工作待遇,實行八小時工作制,當天罷工遊行口號:「我們從今以後,無論那一個工人,不可再作8小時以上的工作!工作8小時,教育8小時,休息8小時」。而工人為了爭取合理工時發動罷工,引發警方鎮壓和激烈衝突,直到1889年7月14日,世界工人運動組織「社會主義國際(又稱第二國際)」在巴黎召開大會,終於通過《五一節案》,正式將每年的5月1日定為國際勞動節,以紀念芝加哥罷工抗爭的歷史。
之後多國將這天定為勞工紀念日,象徵勞工運動的成果,至今世界上已有80幾個國家將5月1日是為勞動節。
而台灣則自1952年起將每年5月1日訂為「勞動節」,作為表揚勞工貢獻的重要節日。
勞動節是國定假日嗎?
勞動節是《勞動基準法第37條》保障的「勞工國定假日」,但不是全民統一放假的國定假日。
勞動節誰可以放假?
僅適用《勞基法》的受僱勞工,包含受僱於企業、領薪資、接受雇主指揮監督的工作者,無論全職或兼職,都屬於適用對象,勞動節當天都可以放假。
而公務人員、教師、學生、軍人、警察、醫師、職業運動員或教練或裁判、無固定營業地點的小吃攤販、或是家事服務工作者(如家庭清潔工、管家、保母或看護等),都並非適用勞基法的行業,所以勞動節是不能放假的。
勞動節出勤,薪資怎麼計算?
勞動節是屬於勞工的國定假日,所以勞動節出勤工資應加倍發給。(加倍發給: 係指假日當日工資照給外,再加發1日工資。)
以下舉例:
以月薪36000元(每小時薪資為150元)為例:
勞動節當天上班,工作8小時,加發一日工資,也就是時薪150元×8小時=1200元。要注意,並非直接給2倍薪資(2400元)喔!
因為勞動節當天休假原本即能領1200元,所以去上班是再多領1200元。
而排班制的勞工,若勞動節日已對調至他日,則5/1當天視為平日出勤無加班費。但對調後的勞動節假期需出勤上班時,一樣給2倍薪。
五一勞動節全國放假有譜?
關於五一勞動節是否達到全國一致休假問題,行政院長表態,需聽取勞資雙方意見,今年實施或許有困難,努力在明年可以達成。